永濟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 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今年以來,永濟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始終以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正確處理市場主體“法無禁止皆可為”與行政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的關系,以“四個著力”推動打造“審批至簡,服務至優”營商環境,“一枚印章管審批”的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為我市法治政府建設注入審批動力。
一、法治工作進展情況
(一)健全領導機制,加強組織保障
健全法治建設領導協調機制,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我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政務改革股,負責處理日常工作。明確了單位主要領導作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制定本年度普法學習方案及《2022年度法治工作要點》,同時召開專題會議對行政審批法治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確保法治建設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學習宣傳,營造法治氛圍
(1)落實學法用法制度,完善普法教育工作機制。根據普法責任清單,領導帶頭學法,促進機關干部共同學法,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審批條例》《山西省政務數據管理與應用辦法》《山西省政務數據資產管理辦法》《山西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辦法》《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反有組織犯罪法》、《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通過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確保全員普法到位。
(2)開展多種形式普法宣傳活動。一是召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結合行政審批工作實際,制定學法工作方案,持續深入開展了相關法治宣傳教育,圍繞群眾關心焦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了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法治宣傳活動,實現法治惠民公眾開展“零距離”。 二是開展系列法治宣傳活動。組織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八五普法”、國家安全日、民法典宣傳月、及憲法宣傳周等大型法治活動?;顒硬扇【€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組織單位員工會上集體學習、憲法法律知識百題測活動、利用政務服務中心LED大屏播放宣傳圖及宣傳標語、向辦事群眾普法等方式進行宣傳。加大了對普法工作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普法氛圍。開展12.4國家憲法日宣傳周系列活動。線上發動工作人員利用朋友圈轉發宣傳相關法律知識、號召大家積極參加法律知識答題等方式,擴大憲法宣傳教育受眾范圍,增強全體人員的法律意識?;顒雍?span style="font-family:仿宋_gb2312;">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形成匯報報送至依法治市辦。圍繞“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主題,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開展向憲法宣誓活動;組織全體人員參加憲法知識考試,成績全部合格;同時在機關辦公樓前利用LED顯示屏滾動憲法宣傳內容,三是開展“誰服務誰普法”活動。圍繞行政審批、政務公開、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在政務服務大廳內外對前來辦事的服務對象進行普法宣傳,同時結合扶貧、黨建共建等工作實際,深入農村和社區對群眾進行普法宣傳教育,讓法治建設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建設獲得感。
(三)推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員干部教育體系。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并列入年度干部學習總體規劃、學習重點內容。加強《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等權威讀本的學習宣傳工作,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社會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LED顯示屏等網絡媒體作用,辦好專題專欄,向辦事群眾做好宣傳,不斷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工作特色亮點
(一)嚴把政策法規學習,夯實依法審批基礎。為企業群眾提供專業、精準的服務,不斷提高企業群眾的滿意度是我們推動依法審批的動力源泉。為此我們從企業群眾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專業政策法規的學習和相關業務的全面考量。最突出的就是,我們堅持的每周五下午的“依法審批業務大講堂”。由政務改革股牽頭,深入解讀行政審批相關法律法規的母法,并定期梳理各審批業務股室涉及到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定向推送,有針對性的制定了“共性”學習清單和“個性”學習清單,在各業務股室對自己業務法律法規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對其它相關的行政審批法律法規也能熟悉了解。然后通過中層干部集體學習討論總結,提取出大家對于所學法規知識的建設性意見,根據建設性意見進一步梳理規范大家的依法審批行為。最后在保證中層干部吃透弄懂的同時,以股室為單位展開培訓活動,將依法審批落實到全局上下。
大講堂除了國家、省、市頒發的普法教育和行政審批相關的政策法規學習。還有各項審批事項的業務知識的學習。業務知識通過各股室業務能手的專業講解,不斷提升所有股室業務知識的互通,進一步促進審批融合,推動營商環境的打造。今年以來,我們共組織“業務知識大講堂”培訓20次,全方位的提升了工作人員的業務互通能力,為依法審批提供更加扎實、持續的力量。
(二)依法規范便民服務,建立“就近辦”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是我們不斷探索的路徑。按照相關文件規定,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可辦事項大體上可分為3類,一是鎮街權責清單內的事項;二是上級統一下放的事項;三就是賦權事項。為了把政務服務大廳搬到群眾家門口,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讓更多便民服務事項實現就近辦理,我們積極對接醫保社保等部門,按照“實際需要、宜放則放、成熟一批、賦權一批”的原則,首批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基層迫切需要的食品小經營店、醫保、社保等18項政務服務事項充分賦權到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建立了永濟市“就近辦”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組織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與相關單位簽訂了“就近辦”事項委托書,并組織相關單位業務能手對各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了手把手的業務培訓,確保賦權事項銜接到位。目前各賦權事項已正常運轉,極大的方便的了群眾出家門口就能辦理相關事項。接下來我們將與稅務、人社等民生領域高頻部門溝通,進行第二批“就近辦”政務服務事項賦權工作,不斷充實“就近辦”政務服務事項目錄,進一步滿足群眾就近辦理需求。
(三)落實改革方針,推動“鎮(街道)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隨著“一枚印章管審批”成功落地,改革向鎮(街道)延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顯現。我們積極學習借鑒高平、韓城等地“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成功經驗,結合我市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實際,制定出了改革實施方案,嘗試將鎮街便民服務中心作為市政務服務中心向下延伸的終端,圍繞“規范”和“延伸”兩個重點,通過采取體制優化、事項辦理、服務提升、系統建設、業務指導等五個方面措施,著力解決鎮(街道)“不會辦”“辦不好”等問題,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域通辦,切實打通基層服務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四)創新審批制度改革法治化,持續推動依法審批落實。主要匯報幾項日常工作。①擴大“跨省通辦”覆蓋面,與1206家兄弟縣市簽署了“跨省通辦”合作協議,目前辦的最多的就是注銷異地營業執照。②探索實行項目推進全生命周期2.0服務模式,給每個重點項目聘任一名“首席審批官”,整合立項、規劃、建設、環評、竣工驗收等業務骨干,組成“項目組”,通過“全代辦+項目組”將應該辦而又“行不通”的工作,變成“行得通”,使各管一塊的“鏈條式”審批變為1+1>2 的“聚變式”審批。③擴充7X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內容,今年新增加了征信查詢機。④持續簡化審批流程,“即辦件”事項擴充到468項,“秒批秒辦”事項擴充到54項,免費服務事項擴充到16項。⑤構建市鎮村三級智慧聯動平臺,充分發揮業務指導、在線培訓、視頻監控3種功能,實現基層政務服務更高效、群眾辦事更方便、業務能力更扎實、中心運行更規范、政策解讀更接地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把握工作重點,推進法治工作任務落實。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重點學習宣傳行政許可法等我局承接的行政許可事項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深入學習宣傳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全體職工的法律素質和法治觀念,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服務體系的法治化進程,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二)強化學習宣傳,營造法治氛圍。創新宣傳載體,在服務大廳和服務窗口設立櫥窗、海報、電子顯示屏等宣傳設施,發布涉及行政審批的法律法規信息等;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更好地運用微信公眾號、客戶端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法治宣傳工作,強化宣傳效果。
(三)落實措施,務求實效。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導向、服務導向、效率導向、責任導向,深入挖掘“法治大講堂”功能,推動法治學習不斷深入;持續優化便民舉措,豐富“就近辦”事項目錄;科學推進鎮(街道)“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改革,不斷提升改革質效;貫徹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推進,全面規范行政許可活動規范。深化機制創新,規范審批行為,完善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方便群眾,最大幅度簡事便民,以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帶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
總之,我局將抓牢法治建設這條“生命線”,以法治理念貫穿審批服務改革,努力做到“審批流程更優化、服務過程更高效、群眾辦事更方便”,不斷提高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推進流程再造,提升服務效能,打造優質政務服務法治環境。